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發布時間:2022-08-08 01:17:13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大豆的營養特性:大豆生長期可分為生育前期、中期和后期。在前期大豆養分分配的中心是根、生長點和根瘤,即地上部分植株,尤其是葉片積累的光合產物主要用于根、生長點、殖生長,除部分養分運到根、莖、葉外,大部分養分運送到花和菜中,生育后期的結莢鼓粒期,養分全部運往豆莢中去。從大豆的這些養分分配規律看,大豆應具有以下的營養特性:1.養分需求量大。大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。形成這些物質需要大量的氮、磷、鉀和其他營養元素。大豆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較禾谷類作物分別高3~4倍和4~8倍,生產相同數量的大豆子粒比禾谷類作物需要的氮、磷、鉀多4~5倍。2.固氮作用和氮的供應。由于大豆本身含有較多的氮,又具有固氮作用,所以與禾本科作物相比,大豆對氮的需求具有明顯的特點。大豆的氮素有兩個來源,即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和根系從土壤中所吸收的氮。由于大豆氮素供應的這一特點,決定了對大豆應當有不同于其他作物的施肥方法。研究表明,大量施用氮肥,大豆增產不顯著,有時甚至施肥不增產。3.礦質元素的積累與分配。大豆氮、磷、鉀等營養元素的積累和分配與禾谷類作物存在著巨大的差異。大豆有一個較長時間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共進階段,此時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相互競爭養分。所以大豆全生育期都需要有充足的養分供應。
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大豆種植冬春凍融交替的利用,凍融交替是利用北方溫度對土壤水勢的影響。一般來說,當土溫增高時,水勢下降;反之,使水勢增高。當地面溫度下降到O0C時,表土層孔隙內的水分由液態水轉變為固態的冰,擴大了上下層間的水勢差,使水分向上層運動。隨著凍土加深,在凍土和非凍土界面上一直進行著自下而上的水分運轉規律,并依次結成冰晶。這種上升的水分,即稱為“返漿水”。在栽培上,常用早播技術來利用早春的“返漿水”,解決早春干旱問題。由于冰的體積比同量水的體積大,使舊土壤孔隙容積擴大(約增加 11%,使地面升高),對周圍的主體產生壓力,使土壤結構性能增強。當春季轉暖時,固態水融化為液態水,但是被冰晶膨脹擴大的土壤孔隙卻不能還原,形成較大的孔隙,于是使土壤變得疏松,并形成團粒結構。在耕翻土地時,翻伐中的水分凍結時也有膨脹的力。這種凍結力相當于土壤耕作之力,故稱為凍耕。凍融交替作用的效果大小,取決于秋季心土層含水量,冬初的凍結速度、凍結深度和持續時間。心土層含水量多的,凍結速度較緩慢,凍土較深和持續時間較長的,則返漿水越多,凍耕引起的總孔隙越多。反之,凍耕的效果較少,東北地區凍土深度達1~2米,凍結時期長達4~5個月,凍耕效果極顯著。
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大豆氮肥在一定量范圍內,大豆植株氮的積累量及大豆籽粒產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。適量氮肥由于促進大豆生長,增強光合作用,還有利提高共生固氮率,提高土壤氮和其他元素的利用率。氮肥對大豆營養品質的影響,因土壤肥力、施肥配比及大豆品種而有不同表現。氮肥對大豆籽粒脂肪酸、氨基酸組成有一定影響,因而影響大豆的品質。氮肥的增產效果與土壤肥力水平、大豆品種特性密切相關,故在大豆生產中應根據大豆品種對氮肥的反應特點進行施氮。
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大豆磷肥,全國大豆產區多年的試驗結果,東北春大豆、黃淮地區的春、夏大豆以及南方的春、夏、秋大豆施磷肥均有較好增產效果,可增產10%-50%,在全國主要產區,特別是黃淮地區,大豆施磷的增產顯著。大豆施用磷礦粉對后幾季作物有顯著作用。充分利用各地的磷礦資源,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施用磷礦粉,是增產大豆培肥土壤的一項經濟有效措施。據在東北及黃淮地區的試驗結果,施磷增加結瘤,促進共生固氮,一般施磷肥每公頃可以增加33kg 的固氮量。在河南、湖北的磷肥試驗結果,施磷可以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質含量。
陜西大面積種植大豆種子種植
1、大豆葉片長勢很旺盛,田間完全封行,這種情況下,透氣透光性較差,就要進行控旺了。2、從外部看,大豆上部的葉片顏色濃綠,并且面積很大,而撥開葉片,下面的葉子已經變黃,有些開始脫落。3、根據花序判斷,如果只有主莖上部,發現少量的花序,而一些分枝以及主莖下部,則很少出現花序,也是旺長的一種表現。出現以上3種情況,就不能任大豆自由生長了,需要對其進行控旺,控旺辦法有多種,下面主要說2種,一種是人工,一種是打藥。